內容來自sina新聞
馮侖的新難題 順便賺錢已成奢侈
"美國人真矯情。"今年7月,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在一個海外房地產投資高峰論壇上說,他投資紐約地產有三個心理體驗,一是貴,二是矯情,三是標準高。
他感慨,他的紐約中國中心項目,為瞭達到美國當地標準,在裝修上花費瞭不少精力和成本。他提醒,在紐約投資地產,一定要有投資預算加一倍的心理承受力。
對於往返飛瞭60多次的紐約,他吐槽說,在紐約,所有的行為都必須按照當地的法律來,請律師非常之必要,而好律師真的很貴,堵在路上的時間都要他出錢。
他自嘲自己是一個"農村人",提醒投資美國的開發商要重視風險,他將這比喻成:"即便是村裡的能人,也管不好城裡的國貿"。
當天的論壇上,上臺分享投資經驗的,還有來自房地產私募基金公司的年輕人,"80後"的年紀,已為公司掌舵整個美國的投資業務,對著PPT介紹財務模型時,語氣自信又從容。雖然馮侖的話裡有自謙之意,但相形之下,這位1950年代末出生的江湖大哥,他的自嘲聽起來又好笑,又有些讓人傷感。
作為"萬通六君子"曾經的大哥,馮侖的價值觀是:"追求理想、順便賺錢"。隻是鬥轉星移,賺錢尚不容易,"順便賺錢"更是奢侈。如王石、鬱亮所說,黃金時代過去,彎下腰就能撿錢的好光景不再。
如今,房地產行業整體陷入"調整",但從目前的形勢看,開發商所厭倦的跑馬圈地模式似乎還沒有結束,開發商所期待的商業地產"輕資產"、住宅"精耕細作"時代似乎又還沒有到來。
現實不夠殘酷,理想不足以豐滿,房地產的這個轉折,來得有些漫長。前路尚未明晰,身處其中的"江湖大佬"們對未來的綢繆,到瞭股東那裡未必能得到認可。在商言商,智慧與情懷,有時候不敵報表上的一個數字。
可以肯定的是,"玩法"變瞭,未來會不會出現攪局者很難說,連王石都在擔心: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萬科。其實比王石更需要擔心的,是那些公司規模有限、手裡的地和錢不夠多的掌門人,他們中的一些曾是時代的領軍者,至今還聲名遠揚、有理想有智慧有情懷,隻是遺憾錯過瞭帶領公司躋身一線房企的機會,甚至錯過瞭登陸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,無奈在眼下的轉折期裡顯出疲憊和悵惋。
馮侖說過:"理想是中藥,關鍵看堅持。"可中藥管不管用,一方面靠堅持,一方面也要身體有些底子在。臺中汽車借款免留車何謂信貸房貸信貸房屋借款貸款全省皆可處理
馮侖還琢磨過"什麼才能讓錢向我們低頭呢"?在特定行業、特定的時代背景下,一種頗為奏效的武器是--更多的錢。而這,恰恰是目前的馮侖和萬通地產所缺乏的。
新聞來源http://sy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9-05/08532897155.shtml
- 新竹竹東房貸 嘉義大林農地貸款 融資信貸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
- 苗栗房屋增貸 台北市北投區房屋貸款房屋信貸民間信貸 民間信貸設定費用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
- 土地信用貸款銀行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民間信貸 房屋信貸銀行利率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